我还是喜欢Wuxi Opera
“大力培养锡剧名家名角和青年骨干、设立锡剧保护传承基金、规定每年6月7日为锡剧日,加强锡剧对外交流,扩大国际影响力……”
10月23日,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召开《无锡市锡剧保护传承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新闻发布会,向社会各界解读《条例》的主要内容。《无锡市锡剧保护传承条例》将于11月1日起施行。
锡剧是华东地区三大剧种之一、江苏省代表性剧种,被誉为“太湖一枝梅”,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作为以无锡城市命名的剧种,锡剧是我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文化名片。
《条例》共25条,是一部“小快灵”立法,通过完善保障措施、加强人才培养、深化改革创新、推动传播交流等一系列精准举措,为锡剧突破发展瓶颈、实现长效传承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
《条例》作为我省首个对地方剧种保护传承进行协同立法的地方性法规,其中,明确锡剧保护传承坚持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,推动锡剧保护传承跨区域融合创新。
针对我市锡剧保护传承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制度设计,在锡剧保护传承基金、青年人才培养、锡剧博物馆建设以及锡剧日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。
《条例》聚焦锡剧人才培养与建设作出具体规定,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力度,通过制定涵盖编剧、表演等各领域人才培养计划,打造一批优秀的青年演职人员队伍。同时,加大青年领军人才培养,加强优秀青年演员、主创人员选拔,支持引进紧缺型锡剧专业人才。
此外,《条例》还支持高校开设锡剧相关专业、建立委托培养制度、完善锡剧名家、专业演员授课机制。依法认定锡剧代表性传承人,支持其设立传习所、工作室等,并提供经费支持。
《条例》明确推动锡剧创新发展,在锡剧创作、院团改革、理论研究、跨界融合等方面作出规定。
比如,支持复排、移植改编、创作新编剧目,依法保障创作人的合法权益,鼓励在唱腔音乐、表演程式、舞台美术、服装道具、演出展示等方面创新,支持其与影视、动漫、游戏以及文化文旅融合发展。
《条例》还明确加大保障支撑力度,推动载体建设,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,设立多元参与的市锡剧保护传承基金。
《条例》构建了从校园到社会的多层次普及推广体系,支持各类锡剧院团开展惠民演出和其他公益性演出,推动锡剧数字化共享,、网易云音乐等平台随听随享,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锡剧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。
此外,《条例》还鼓励锡剧博物馆、纪念馆、艺术馆等演出场所和载体建设,支持依托真山真水、古镇公园,活化利用古戏台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多样化演出场景。
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阵地建设方面,锡剧博物馆(新馆)已在我市锡山区文体中心启动建设,未来将成为集展览、演出、教育等功能于一体,展示锡剧魅力的重要窗口。
在人才培养方面,“锡剧菁才培养行动计划”已落地实施,不断夯实锡剧传承的人才基础。
此外,在传播推广和品牌打造上,已梳理了珍贵音频资料,进行数字化处理后登上等平台,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。
锡剧的一系列国际交流和演出也频频出圈,“江南好声音”正不断扩大“朋友圈”,在国际舞台上焕发魅力。
当地时间10月21日、22日晚,“世界音乐之都”奥地利维也纳,被来自中国无锡的婉转唱腔深深浸润。无锡市锡剧院经典锡剧《珍珠塔》首次登陆欧洲大陆,在奥地利维也纳穆特剧院成功上演。
这是无锡市锡剧院历史上首次大型剧目远赴欧洲演出,不仅成为锡剧艺术国际化传播的重要里程碑,也为欧洲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戏曲文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,架起一座绚丽的戏曲文化桥梁。
此次演出也是2025“中国戏演出季”暨中国戏国际展演的重要一站。该活动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和(欧洲)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协会主办,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承办,旨在向欧洲观众集中展示中国戏曲艺术的多样性。
为了此次巡演,剧院在保留剧目经典内核的同时,对全剧进行了精心调整,更契合国际观众的观赏习惯,确保了跨文化传播的最佳效果。两场演出票全部售罄,每场演出剧场内都座无虚席。
21日晚上首场演出,维也纳州/市议会前第一议长、(欧洲)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协会名誉主席Ernst Woller恩斯特·沃勒,奥地利记者联盟副主席、(欧洲)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协会副主席兼新闻与媒体顾问John Herzog 约翰赫尔佐格,维也纳新视角音乐节(Kulturfestival SICHTweisen)总监Bernd Jaumann,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协会常务副主席兼艺术总监姚瑶,中国歌剧研究会,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代表和现场370名欧洲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。
演出剧场采用极简的黑底幕,舞台上呈现的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桌二椅,凸显中国文化的写意表达,恰似山水国画的水墨留白。
演员头面上的点翠头饰熠熠生辉、光彩夺目,戏服华丽多彩、刺绣精美,凝聚着传统工艺的匠心。
一级演员、锡剧“彬彬腔”第三代嫡传王子瑜领衔主演,一级演员、锡剧“梅派”第三代传人蔡瑜,二级演员、锡剧“汪派”弟子董旭红,一级演员邵新峰,二级演员朱宏敏、周雁、殷晓刚,优秀青年演员朱奕文等联袂主演。
“我将那珍珠塔一座里面放”……演出全程未使用扩音设备,回归戏曲最本位的表演方式。演员秉持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,凭借扎实的唱念做打戏曲基本功,以独特的锡剧声腔与韵味十足的念白演绎剧情,凸显中国戏曲最本体、最原汁原味的艺术特征,展示锡剧最纯粹、最精湛的艺术魅力,彰显江南文化的婉约优美与中华戏曲的深厚底蕴。
借助字幕,观众跟随演员的精彩演绎,或扼腕叹息或会心一笑,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,观众不仅理解剧情发展,更能深切体会到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,与角色产生强烈共鸣,并对个性鲜明的人物产生喜爱之情。那份深情已悄然渗入观众心间,锡剧的独特魅力已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弦,他们用心感受着来自东方的戏曲之韵味、锡剧艺术之魅力。
欧洲观众对锡剧《珍珠塔》反响极佳,纷纷表示,音乐的旋律、演员的唱腔、他们的眼神和动作,充满了戏剧张力。能完全感受到故事的情感起伏,如此独特、诗意。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有异曲同工之妙!艺术无国界!
此次欧洲巡演,是锡剧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将最经典的《珍珠塔》作为“无锡文化名片”带出国门,让欧洲观众知道,在中国还有像锡剧这样充满江南灵秀之气的美丽剧种。无锡作为拥有深厚吴文化底蕴的城市,正在积极申报“世界音乐之都”,这次锡剧“以戏会友”,实现两座城市从古典乐到传统戏曲的跨文化共鸣。
维也纳两场演出惊艳落幕,为锡剧的欧洲之行赢得了“开门红”。结束在奥地利的演出后,剧院将马不停蹄地前往本次巡演的下一站——意大利,锡剧经典再度唱响,中华文化声名远扬,让锡剧艺术之花在亚平宁半岛继续绽放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
